來源 :新華社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 ,具有裏程碑意義 。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 ,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 。這部法律通過對我國現行的民事法律製度規範進行係統整合 、編訂纂修 ,形成了一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 ,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 ,體例科學 、結構嚴謹 、規範合理 、內容完整並協調一致的法典 。
關於生態環境保護部分條款如下 :
第七章 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 因汙染環境 、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 ,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第一千二百三十條 因汙染環境 、破壞生態發生糾紛 ,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承擔舉證責任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條 兩個以上侵權人汙染環境 、破壞生態的 ,承擔責任的大小 ,根據汙染物的種類 、濃度 、排放量 ,破壞生態的方式 、範圍 、程度 ,以及行為對損害後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確定 。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條 侵權人違反法律規定故意汙染環境 、破壞生態造成嚴重後果的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汙染環境 、破壞生態的 ,被侵權人可以向侵權人請求賠償 ,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 。侵權人賠償後 ,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條 違反國家規定造成生態環境損害 ,生態環境能夠修複的 ,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承擔修複責任 。侵權人在期限內未修複的 ,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進行修複 ,所需費用由侵權人負擔 。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 ,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下列損失和費用 :
(一)生態環境受到損害至修複完成期間服務功能喪失導致的損失 ;
(二)生態環境功能永久性損害造成的損失 ;
(三)生態環境損害調查 、鑒定評估等費用 ;
(四)清除汙染 、修複生態環境費用 ;
(五)防止損害的發生和擴大所支出的合理費用 。